雙語學校一般是指提供兩種語言課程的學校,而香港的雙語學校通常以英語和普通話授課。
比較知名的雙語學校有:
- 晉德學校(小學)
- 漢基國際學校(中小學)
- 香港道爾頓學校(小學)
- 漢鼎書院(中小學)
- 弘立書院中學部(中小學)
- 蒙特梭利國際學校(小學)
- 茵維特(香港)學校(小學)
- 蘇浙小學(中小學)
- 京斯敦國際學校(小學)
-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中小學)
- 新加坡國際學校(香港)(中小學)
- 聖士提反書院(中學)
- 滬江維多利亞學校(中小學)
- 香港威雅學校(小學)
- 耀中國際學校(中小學)
雙語教育有很多好處,特別是在年少的學習時期。學生能夠同時在課室裡從兩位獨立英語及中文老師身上學習兩種語言,而不同學校在兩者分配比例上均有不同,由50-50、70-30至60-40不等。
研究指出,以雙語或更多語言學習的孩子可以提高注意力,抽象思維及工作轉換能力。孩子們亦更能欣賞不同文化及擁有更廣闊的全球視野。
在2020年1月11日,SEA與香港道爾頓學校、蒙特梭利國際學校、日本國際學校及香港威雅學校的校長進行小組討論,深入探討雙語教育的好處,我們都認同雙語教育的重要性及家長應當讓子女盡早開始雙語學習。
無論孩子會懂得多少種語言,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她擁有一種讓他們能夠舒適地閱讀、書寫及聆聽的語言。
蒙特梭利國際學校(IMS)聯合創始人Ms. Karin Ann分享了她在香港成長的經歷,以及她如何由衷地感激自己在雙語環境中長大,她同時分享了在南非學習一種新語言的經驗。日本國際學校校長Mr. Howard Tuckett則分享了他兒子在香港長大的經歷,以及他們學習另一種語言-普通話的重要性。
校長們還分享了他們的雙語課程,範圍由鼓勵孩子們主動的蒙特梭利教學,到與清華大學合作、主張在不同日數教授英語和中文的道爾頓教學,亦有日本國際學校的國際文憑小學課程,香港威雅學校(Wycombe Abbey)亦分享了他們中英雙語分配同等教學時間的定制課程。
香港道爾頓學校創始副校長Ms. Nancy Du分享了一些研究,帶出雙語教學的好處,以及該學校如何透過語言和文化來教授這方面的知識。
小組成員還分享了「一個父母,一種語言」的重要性,以及雙語教育不僅在年輕時幫助學生學習,對成年人同樣能夠強化其語言轉換能力。 Mr. Tuckett表示,在現今世代,即使在他的學校,員工能說英語、廣東話及普通話對他們是相當重要。
在問答環節,成員被問及許多問題,包括「在雙語學校學習後,要回到本地學校或中國大陸就讀會否出現銜接問題?」小組成員同意學生或會面對一定困難,但是同時指出這情況是相當罕見。其他問題包括「如果我們與孩子以三種語言溝通,他們會感到困惑嗎?」小組成員建議孩子先使用兩種語言溝通,三種略嫌太多,否則,正如Ms. Ann指出「你的孩子將自行選擇一種比較更佔主導地位的語言。」
SEA希望在此對小組成員在星期六下午抽空參加「解構雙語教育」研討會,表示衷心感謝。